在那个青涩的年纪,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通往外界的道路。高考前,我暗下誓言,一定要走出这个小县城,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。我明白,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追求,更是家人对我的期望。于是我踏进了西安外事学院的大门,开启了我的求学之路,大家好我是口腔医学技术(本科)1901班闫昭,这是我的求学筑梦路,讲给您听。

大学四年,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,也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在校园的三年时光里,我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。我努力听课、做笔记,试图掌握每一门课程的知识,曾获得2020—2021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,其《无托槽隐形矫治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》毕业论文被推选校级优秀论文。
在校园里,我还参加了许多社团和口腔系活动,这些活动不仅让我在团队协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,“口腔系雕牙比赛二等奖、知识竞赛三等奖”,而且也是我青春最美的印章。在大学的最后一年,我选择了一份很有挑战的实习工作——隐形正畸排牙设计师,这份工作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。在一年的实习历练中,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、如何团队协作、如何分析问题等技能。回首过去,我为自己在大学四年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。
永远记得毕业前夕那个夏天的晚上,我拿着用四年汗水与青春换来的毕业证回到家乡,与父母促膝长谈的场景,欢快氛围与浓厚的家乡话交错中,我突然开始思考高考后的誓言,真的对吗?适合我吗?未来,我将会去哪里?此后的一周我被这个问题焦灼不安,是现实还是理想,是诗与远方还是田野与近乡,在与家人朋友还有师长多次交谈中,我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就业。起初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感到迷茫和困惑以及找寻工作的碰壁,顿时觉得四年的学习好像付之东流般,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。
经过不懈努力和等待,我被当地一所专科院校录用,做一名知识的传播者,在工作中,我不敢有一丝懈怠去对不起自己来之不易的收获,多方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是筑牢教师基本功。在休息时间也会去口腔医院帮忙,来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,在遇到困难时,我主动寻求同事的帮助和指导,向资深教师请教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,逐渐克服了种种困难。从校园到校园,我马不停蹄地奔走,从激情高昂到沉郁思索再到整装待发,如今作为教坛新秀的我,时刻保有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心,因为我认为唯有一片赤子心,方能带出一群赤诚(学)子。没有躺平的心态,也没有躺赢的技术活,仅有一份“龟兔赛跑”心面对人生路。

犹记得在母校图书馆前石碑上刻着“学无长幼、校无大小、教无高下、育无国界,人人都有理想的教育”。我借此愿景向母校师长的栽培表达崇高敬意以及对未来的自己勉励。过去的我接受着高雅、高尚教育,我也以此为出发,作为我的教育理想,读写属于我和我的学生共同的故事。